雖然看診室外門邊有貼個溫馨提醒" 外院影像光碟片請交給護理師" ,但可能病患一心擔心自己的病情,或者一坐下就開始看手機,所以就算身上有外院光碟片,常常到診間裡才拿出來
另外一種常見狀況是之前已經在別的醫院看診了,希望醫師上網用雲端查一下共享影像, 當然這是可以的 ; 不過目前很多診所還沒有普及上傳影像, 大醫院的檢查影像診所端可以看到,但診所的檢查影像在大醫院就無法看
因此建議,若真的有做什麼比較重要的檢查, 比如說有核磁共振 (MRI),電腦斷層 (CT),甚至X光,最好向原本醫院copy一份光碟片,再帶到想要諮詢的醫院,將影像存入醫院的系統,而且最好在看診前先交給護理師,拿單子到X光科櫃台完成儲存的動作,這樣確實可以讓看診的流程更順暢,減少等待,連線,讀取的時間,並且可以節省醫療資源重複使用
許多病患會覺得沒有接受後續手術但跟醫院要影像光碟會不好意思,其實是不會的,因為那是你的檢查影像,本來就有權利保留
理由是:
- 雲端的影像需要健保卡才能讀取
- 雲端影像有儲存的期限, 目前所知超過六個月以上就無法讀取
- 手術若要跟健保局申請醫材,必須要用醫院端的影像上傳申請, 雲端的影像無法上傳
- 不管健保或自費的檢查都能夠將影像copy成光碟攜帶, 只是要付處理手術費用,每家醫院的流程稍有不同,可以在各醫院的櫃檯或服務台詢問
- 有些病患以為醫學中心的檢查儀器更好,所以即使已經在外院做過檢查還想要再來檢查一次,其實真的不是這樣,影像的品質要專科醫師親自確認 ; 許多中小型醫院的影像品質都是水準之上, 不需要重複接受檢查,除非醫師覺得有必要
(以上資訊若有錯誤歡迎來信告知)
![]() |
From Chat GPT by TC Y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