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小心脊椎轉移癌病灶


劉伯伯(化名) 今年75歲,來門診的時候是由子女推著輪椅進來

現在完全無法走路,雙腳無力的情形從兩個星期前開始逐漸變的嚴重

請他抬腿非常困難的樣子

用扣診槌敲敲他的髕骨韌帶,雙膝都呈現反射增強的情形

顯示有脊髓病變(myelopathy)的狀態

劉伯伯說他背痛已經6個月了

一直用止痛藥控制,也有去照X光檢查,但一開始都看不出異常

止痛藥剛開始有效,但只要一停藥就開始疼痛,連晚上躺著睡覺的時候也是

後來出現下肢無力的情形,才去比較大間的區域醫院接受近一步檢查,結果發現是第三胸椎有骨折,並非單純的壓迫性骨折,看起來像是被腫瘤侵蝕的樣子

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第三胸椎病理性骨折

除此之外磁振造影 (MRI)也顯示有脊髓神經的壓迫

磁振造影顯示第三腰椎病灶脊髓神經壓迫

仔細看了劉伯伯的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掃描 (CT), 的確非常懷疑是癌症的脊椎轉移病灶,造成病理性骨折同時侵犯脊髓神經

當病患及家屬遇到這種狀況,幾乎都是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而我們身為醫師也只能盡量委婉地告訴家屬狀況;當然一開始家屬不想讓劉伯伯知道實際嚴重程度。

目前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先解除脊髓壓迫症狀及穩定脊椎 ,避免脊髓損傷壓迫更嚴重,造成下肢永久癱瘓的情形

於是我們立即幫劉伯伯做了抽血檢查,包含了各種癌症的指數

另外也安排了胸部及腹部電腦斷層

同時即刻安排手術

手術方式是將造成壓迫的腫瘤組織移除,另外在病理性骨折的脊椎上下釘上鋼釘固定
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鋼釘固定,同時施行第三胸椎減壓手術

當然此手術的目的並非完全清除腫瘤,畢竟已經轉移出去的腫瘤要完全清除幾乎不可能,尤其要考慮病患的年齡及身體狀況,來評估手術方式的風險

手術的目的主要達到症狀的緩解,而後續腫瘤局部控制仍然要靠放射治療及根據腫瘤來源與型態選擇化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

手術後劉伯伯的背痛與下肢無力的狀況明顯的改善, 出院時已能穿戴背架自行走路

最後根據病理報告及腹部電腦斷層掃瞄, 腫瘤的來源是攝護腺癌


癌症發生轉移的部位,脊椎大概是僅次於肺及肝臟的,而其中又以胸椎最容易受到癌症轉移的攻擊

當癌細胞侵蝕脊椎骨, 造成病理性骨折便會導致嚴重疼痛,壓迫脊髓會造成下肢無力或大小便失禁的情形

醫師和病患本身都要對不明原因,長時間的背痛有所警覺,尤其是當身體沒有在活動的時候仍感覺疼痛 (非機械性疼痛),就要特別小心

當一旦確定是轉移性腫瘤造成的病灶,就要思考到: 1.這轉移的病灶來源是哪裡 ?  2. 病患身體遭受癌症侵犯的部位及範圍有多少?  3.病患目前身體狀況如何? 4.手術方式的有效及風險如何?

醫治這類病患,是需要不同專科的醫師一起與病患及家屬討論, 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

而一旦有了神經壓迫症狀,若病患身體狀況許可,外科醫師也要當機立斷立即手術將造成神經壓迫的病灶移除, 避免造成嚴重不可恢復的神經病變

我們希望即使病患罹患癌症轉移,仍然能在正確的治療下, 延長生命及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