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訪日交流心得 (一) 2024日本脊椎脊髓病學術集會

2024日本脊椎脊髓病學術集會

今年獲選為台灣脊椎外科醫學會(TWSS)贊助及指派到六間日本大學醫院交流的兩位醫師之一

同時也參加第53屆JSSR meeting.

JSSR (Japanese Society for Spine Surgery and Related Research)是日本脊柱脊髓病學會,這次是第53屆的年會;大會的口號是 "天命",今年剛好是JRRS成立的第50年 (1974年成立), 剛好呼應"五十而知天命"。這是一個為期三天的會議

這次的主席是Masahiko Watanabe,他也是Tokai University 的教授

會議舉辦地點是在橫濱(Yokohama)會議中心, Yokohama橫濱位於東京灣畔,擁有現代化的港口設施與景觀,靠近港邊城市及建築相當有現代感,此處人口眾多,但街道相當寬敞整齊,不會有很壅擠的感覺

日本施行脊椎手術的醫師以骨科醫師為大宗(占了80%以上) JSSR的會員將近4000人,總共有9個廳來安排各種講題,規模非常大。

他們的會議內容討論非常有深度,基本上都是目前世界上脊椎手術的前沿發展,包含脊柱側彎畸形矯正,退化性椎間盤疾病,頸椎脊髓病變,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內視鏡脊椎手術,神經監測,骨質疏鬆,老年脊椎,營養及復健等等......完整且多元,會議中也有不少亞洲其他國家,歐美醫師被邀請參與演講

確實日本方面的技術與觀念,各種先進醫療儀器的應用,以及各種相關研究著墨的既深又廣,對於疾病的理解與觀念相對來說也很普及,充分體會到他們做事做學問認真的態度

這種滿座的盛況國內會議較少見

在脊椎微創內視鏡方面 (單通道或雙通道),也有不錯的內容

台灣因為長期與韓國醫師交流以及脊椎微創內視鏡醫學會的推廣耕耘,就手術經驗來說,會微創內視鏡手術的醫師比例更多。

至於為什麼日本脊椎內視鏡的手術(單通道或雙通道)發展與普及比較慢 ? 個人理解與推測是他們本來普遍使用的系統MED/MEL(microendoscopic surgery一種使用特規內視鏡靠近傷口輔助觀看,但不是直接進到人體)的技術相當發達,也非常微創,所以他們對於脊椎內視鏡的發展需求比較小。

另外可能就是日本政府對於手術的給付、病人額外收費的嚴格限制有關,因此內視鏡手術成本較高,導致醫院及醫師的發展的意願降低。

但此次有到各大學醫院參訪,充分體會到他們中生代及年輕醫師對於新技術的興趣非常強烈

日本醫師分享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的經驗

以醫療制度來說,各國之間有很大的不同,醫療給付制度直接影響醫療技術的發展以及醫療行為的模式

另外也注意到日本的側路徑融合手術 (LLIF)相當普遍級盛行,這方面的主題連續好多天都有不同的時段在討論,應用也相當廣。

大會有製做專屬的會議app,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那個廳正在講哪個主題,另外也有很強大的查詢功能,能把想聽的主題,想聽的講者或醫院,組合成自己的行事曆來查詢很方便

專屬的會議app

這次沒有看到沒有電子壁報或壁報張貼,而是改用短口頭報告(3 min) ,就是在一個場地中分為四個區域,讓專家們簡短報告,現場可以馬上問問題對話,每個人都是站著,可以自由移動
短口頭報告(mini-open)是一個不錯的形式

此次台灣也有不少醫院的專家醫師一起參與,看著他們上台獲獎,感到與有榮焉

參加會議除了學習新知之外,另外也就是一種參與感,體會到許多人都很努力地想要讓醫療更進步,改善治療的效果,增進病患預後,多去參加會議,能了解目前醫療與研究的發展及趨勢,看能否實際應用到自己的臨床治療及手術上,提升醫療品質

此外還有認識更多的專家,維持彼此的友情與交流互動

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交流機會,也是感謝這許多前輩們與國外醫師長期建立的關係

#高雄長庚醫院鄞宗誠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