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巨大的頸椎椎間盤突出 ---理學檢查的重要

        這個67歲的男性林先生 (化名), 三個月前在外院剛接受過左手手肘的尺神經 (Ulnar nerve) 及正中神經(Midian nerve)減壓手術。

         林先生覺得這次手術後症狀依舊沒有改善。會接受手術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左上肢及左手疼痛,麻已經好幾個月了,同時還包括手指較無力情形。

         他手術前接受了神經傳導檢查(NCV), 檢查報告顯示雙側尺神經及正中神經傳導有比較慢的情形。

         我看著他帶來的外院X光片, 頸椎有明顯第四至第六節退化情形, 於是問到:「前面的醫師有沒有提到頸椎的問題?」林先生回答:「醫師有說頸椎有退化,但神經傳導檢查顯示是尺神經及正中神經壓迫,因此建議做尺神經及正中神經減壓手術,但手術後症狀沒有改善 ,醫師也說很奇怪」

         在診間時發現病患走路的時候有些許的步態不穩, 我問問他自己有沒有發現?

         此時他才說右大腿比較無力,原本以為是關節的問題,

         我們幫他做頸椎理學檢查,檢查顯示有明顯的Hoffmann's sign (+) , 下肢肌腱反射增強, 及Babinski sign (+). 

         因為理學檢查結果懷疑有頸椎脊髓病變(cervical myelopahty)的情形,強烈建議進一步頸椎核磁共振 (MRI)檢查。檢查發現, 林先生的第三四頸椎有一個非常巨大的椎間盤突出(HIVD)導致脊髓嚴重壓迫,另外從第三四頸椎至第七頸椎第一胸椎都有椎間盤較突出的情形,也可能是造成神經根壓迫症狀。
第三四頸椎巨大椎間盤突出,同時第四五頸椎至第一胸椎都有椎間盤退化情形
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脊髓嚴重壓迫

         那我們了解了病患的病灶(Cervical myeloradiculopathy)之後, 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要如何安全的移除巨大椎間盤突出? 要如何緩解神經根壓迫症狀?

         病患頸椎的病灶橫跨多節段, 什麼樣的手術風險較低?又要能達到手術解除病灶的效果?

         經過詳細解釋與討論,林先生同意接受手術

         而我們幫他施行的手術則是先做後側第三至第六頸椎椎板成形術 (laminoplasty), 以及第七頸椎第一胸椎左側半椎板切除術(hemilaminectony),然後再施行前側第三四頸椎椎間盤切除手術及椎體融合手術 (ACDF)。
後側椎板成形術加上前側使用鉭金屬做椎體間融合手術,可以見到椎間盤突出已順利移除

        這手術是在一次的麻醉下完成,病人順利於手術後第五天出院。

         回診的時候,林先生說很明顯感覺到右下肢的力量恢復,抬腳可以抬得比較高,至於上肢麻痺的情形,有輕微緩解;我囑咐他頸圈持續保護,後續門診追蹤。


          從林先生的病例, 也讓我們知道理學檢查的重要, 任何現代科技的檢查都不能取代理學檢查,若只是根據檢查報告施行手術, 可能會有隱藏的嚴重病灶沒有被發現。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