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16): 頸椎神經根壓迫

阿遠(化名)是個38歲男性

術後一個月回診時, 他說他是在保險公司上班

他說恢復很好, 很快就回去工作了, 也有跟他的客戶說若有頸椎的問題可以來找諮詢我的意見

手術後傷口已經癒合完全
聽手術後的病患這麼說,心裡覺得很欣慰

當醫師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病患經過適當的治療後有很好的復原

阿遠當初就診主要是右肩痠痛合併右臂的疼痛及麻痺感已經一個多月

他本身頸椎的活動度不錯,活動時頸部沒有疼痛的情形

從頸椎的X光可以發現頸椎第五第六節 (C5/6)椎間盤高度有較狹窄的情形



而右側頸椎神經壓迫測試顯示為陽性

我先開立維他命B12,並請他再去做復健及頸椎牽引,希望會有改善

又經過了三週,症狀依然沒有好轉

於是我進一步安排了頸椎核磁共振(MRI)檢查


頸椎檢查結果,顯示第頸椎第五第六節(C5/6)有一個椎間盤突出

經過影像學解釋,他了解造成右肩及右臂痠痛的原因

阿遠希望能趕緊手術治療,因為他真的覺得很不舒服,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了

他問說:「醫師,您建議採用哪種手術方式呢?傷口會很大嗎?」



我回答:

一般手術治療椎間盤突出造成頸椎神經壓迫, 可以考慮

1.從頸椎前側做椎間盤切除手術,然後在原本椎間盤位置置入人工椎間盤或者椎體間融合器

參考:

頸椎神經根病變: 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ADR)

頸椎神經病變   

2.使用微創脊椎內視鏡從頸椎後側將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切除,但仍然保留原本的椎間盤,不需要植入外來物,適合偏向某一側的椎間盤突出

決定何種手術方式須考慮許多因素

我跟他詳細解釋這兩種手術方式的不同

考量阿遠年紀相對年輕,頸椎活動度希望可以保留,建議採取

1.頸前側椎間盤切除手術加上人工椎間盤置換  或

2.頸後側微創內視鏡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

當然頸後側微創內視鏡手術的傷口更微創,醫療費用的花費也更少

不過這種手術的限制較多, 若是

1.突出的位置太偏向椎管中央 2.前側骨贅壓迫 3.脊椎後凸畸形 4.有頸椎脊髓病變 5.椎體不穩定

有以上這些情況就比較不適合

經過考慮後,阿遠決定採用頸椎後側微創脊椎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術中定位

手術很順利的將突出的椎間盤移除: 

術後隔天阿遠就順利出院了

頸圈配戴兩週後就移除

目前無神經症狀,也沒有頸部痠痛的症狀

其實頸後側的神經減壓手術,從早期的顯微手術一直進步到目前發展中的微創脊椎內視鏡,都能給予病患有效的治療

新一代的脊椎外科醫師應該與時俱進,精熟進步有效治療方式,提供更多客製化的病灶解決方案, 讓病患能夠依照自身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治療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