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10)雙通道內視鏡治療椎間盤突出

小芳是個25歲的女性,是個上班族


這半年來飽受右側坐骨神經疼痛所苦

已經接受復健治療超過三個月了, 還是有明顯的疼痛,改善不多

她來的時候帶著外院所做的腰椎核磁共振影像(MRI)以及X光

我仔細看了影像

診斷的確就是第五腰椎第一薦椎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
第五腰椎第一薦椎造成神經壓迫症狀,雖然突出不大,但剛好抵在神經根的下方



我問她是否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她點點頭 ; 原本很害怕手術, 經過復健,打針,吃藥 三個多月, 但仍然很不舒服, 決定再來諮詢一下醫師的建議

她說外院的醫師也有建議手術, 有醫師說單純減壓切除椎間盤就好, 有的醫師則是建議再裝置有彈性的動態穩定器

我看了看她的X光, 再確認她的症狀是以下肢坐骨神經疼痛為主(sciatica), 右下肢的伸直抬腿側是有很明顯的反應 (SLRT 呈現陽性反應)

雖然第五腰椎第一薦椎的椎間盤也有輕微退化,但其實並不需要做進一步的融合固定手術, 因為並無明顯不穩定的徵象, 而且她還這麼年輕,腰椎還需要保持活動度很長時間

至於裝置動態穩定器, 基本上對她的情形幫助不大, 因為她的脊椎並無不穩定

為了裝置所謂的動態穩定器,有時反而需要移除原本的脊突間韌帶組織,傷口會比真正的微創手術更大,昂貴的醫療花費是否真有實質的效用?  病人大部分不清楚醫療過程中哪一個步驟是真正有臨床效果的,而這個有效的手術步驟已經包含在健保的手術給付裡。

我說她的情形相對簡單,只要解除神經壓迫,切除突出的椎間盤, 基本上對於有輕度的椎間盤退化情形並不會有更多的破壞 

而且如果使用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傷口小,術後復原更快,這是此微創手術的優點

而椎間盤切除手術(Disectomy),不管是傳統傷口, 傳統微創傷口 或者內視鏡微創傷口, 手術後仍然需要護腰保護, 注意動作,避免彎腰搬重物等等, 因為手術後初期仍有少許復發的機率

關於不同微創傷口的比較,參考:



此次手術是採用雙通道內視鏡神經減壓及椎間盤切除手術

內視鏡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椎間盤與神經根

藉由兩個一公分的傷口,順利迅速地完成手術, 移除病灶並解除神經壓迫

小芳也在手術後第二天在症狀完全解除下順利出院,傷口的疼痛很輕微

手術僅使用兩個一公分左右的傷口


目前已有愈來越多的醫師熟悉雙通道內視鏡的手術技術, 它有著操作自由度高的特性, 且能利用原本脊椎外科常用的器械

不管是單通道內視鏡或者雙通道內視鏡,實際上都有其優點和特別適合的病患情況

最好就是兩種方法都能夠熟稔, 才能針對不同的病患給予最適當的治療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高雄長庚醫院
#鄞宗誠醫師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