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微創脊椎內視鏡 (21): 我的脊椎一定要做融合手術鋼釘固定嗎?

許先生是一個68歲男性

來就診的主訴是左下肢坐骨神經疼痛好幾個月了

許先生看起來瘦瘦結實,活動蠻俐落的,看起來比實際年輕

我問他有背痛的症狀嗎?

他做了一個彎腰起身的動作

很有自信的說,沒有背痛,之前每天都爬山, 但最近下肢麻痛,比較不能爬, 心情鬱悶.....

我幫他安排脊椎X光檢查,發現有明顯的第二至第五腰椎的一度滑脫 (spondylolisthesis)

第二至第五腰椎有一度滑脫


我再次問他:「你確定你沒有什麼背痛症狀? 你可以彎腰低頭刷牙也沒有感覺不適?

他很肯定的點點頭, 又再次做了一個彎腰動作給我看,動作順暢無阻礙
許先生長年運動,柔軟度相當不錯,可以自在彎腰起身,沒有背痛不適


我對許先生說: 「根據你的x光,顯示有三個節段的滑脫,通常這會伴隨有脊椎椎管狹窄神經壓迫的情形」

安排個核磁共振(MRI)檢查,等待檢查的期間也請他先做一些核心訓練,試著拉拉單槓用重力來拉伸腰椎,緩解神經壓迫的疼痛症狀

核磁共振檢查後,確實有明顯的腰椎第2-3,3-4以及第4-5節的椎管狹窄神經壓迫 (spinal stenosis)
顯示有多節椎管狹窄神經壓迫(spinal stenosis)



我跟許先生說, 你的這種情況,脊椎多節滑脫加上椎管狹窄,建議採用第二至第五腰椎神經減壓手術合併椎體融合鋼釘固定手術是很合理且很有效的手術方式

許先生問說:「但若是做這麼多節的融合固定手術,脊椎會不會很僵硬 ?會不會影響到我的活動及爬山 ? 我現在沒有背痛,而且活動度很好」

他又說:「其實是一個朋友推薦我來的這裡求診的,他是您幫他做脊椎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術後恢復很好,所以想請您評估看看是否能夠做微創減壓手術」

穩定的滑脫,自己目前確實累積不少案例例僅僅做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而這些病患術後也恢復得很快,後續追蹤幾乎很少比例需要再次接受脊椎融合固定手術

選擇這些病患主要是評估點是  
1.否有因姿勢改變造成的下背疼痛 ? 若是有,仍然會建議做脊椎融合固定手術;因為脊椎不穩定產生的疼痛,就需要穩定的支撐才能解決 
2.是否需要藉由椎體融合器(cage)還有脊椎鋼釘來撐開椎孔(spinal foramen)來達到更好的減壓效果 ? 若是需要,我也會考慮直接融合固定手術,因為手術的效率及效果更好

通常可以單純使用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的滑脫病患是 : 
1.沒有背痛症狀,姿勢改變也不會引發背痛 
2.單側神經壓迫症狀為主  
3.手術者的內視鏡微創減壓技術可以充分達到減壓的效果 
4.脊椎滑脫不超過二度 
5. 正面照X光顯示患側並無明顯椎間盤塌陷的狀況

許先生確實沒有明顯下背疼痛,而且症狀以左側為主,影像上呈現比較多節的滑脫及神經壓迫

而他特別希望能保持他很好的活動度以及要能夠趕快回去運動 (如同他彎腰的活動之俐落順暢), 微創減壓手術相對脊椎融合固定手術也許較能符合許先生的需求

多節段的脊椎融合固定手術確實會比較僵硬,恢復時間也比較久

於是我跟許先生說,你的這種情況,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可以先處理,但你必須先了解這是一個階段性手術,手術後仍需好好保養,保持核心的穩定度,不要久坐或太常彎腰搬重物,因為您確實有脊椎滑脫的問題; 若是以後產生下背疼痛的症狀,可能還需要後續的治療

另外就是脊椎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是一個比較精細,慢工出細活的手術,然而你又有三節的病灶,手術時間相對會比較長

我再仔細分析了單純微創內視鏡減壓以及減壓後合併脊椎融合鋼釘固定手術的優缺點給許先生評估,由他與家人來決定做後的手術方式

許先生決定先接受脊椎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先緩解目前最主要的下肢神經壓迫症狀

至於原本的脊椎滑脫,他相信只要他好好保養,保持運動, 訓練核心,還可以撐很久

如果後續有什麼問題,他相信我會幫他處理好的

因此,我幫許先生做了腰椎第2-3,3-4,4-5 節段的內視鏡微創減壓手術. 手術後第二天順利出院

目前已經追蹤九個月了,他覺得右腳仍有些許麻麻的情形,原本嚴重的下肢的神經疼痛症狀目前都消失了
手術前後的MRI 比較,微創手術對於脊椎關節的保留程度是相當好的


他手術後很快就開始他喜歡的登山活動了

回診的時候,我請他做蹲下站起以及彎腰挺直的動作

他依然展現他活動的俐落
                                                      手術後六個月的狀況

這種階段性的治療策略,確實適合某些病患,尤其他的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並不完全相符的時候

影像學檢查的嚴重程度,不一定直接反應到病患的臨床症狀程度

如何拿捏治療的好處及風險

這是醫師與病患要共同面對的

醫師與病患共同討論治療的需求及策略

人體是很奧妙的,醫學技術也不停的在進步之中

發表於2017年 Nreurosurgery的一篇文章

比較了對於那些脊椎滑脫但只做減壓手術的病患

分析了傳統減壓手術以及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

發現在1.後續仍需要融合的比例 2. 整體需要再手術的比例  3. 病患滿意度

微創減壓手術都優於傳統的減壓手術

因為對組織及脊椎關節骨性結構的保留, 選擇適合的病患  (符合上述所說的諸多條件), 確實降低造成不穩定的情形,也因此才能讓某些符合條件的脊椎滑脫的病患,也能保有如同手術前的脊椎穩定狀態。


比較傳統減壓手術及微創減壓手術的差異



參考: 

2023年7月30日 星期日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 (20): 從頸椎神經根的肩側移除椎間盤突出

辰哥(化名)是個57 歲男性

這次是因為左側肩痠痛伴隨著左上肢神經疼痛超過一個多月了

有吃藥,做復健,但效果不明顯

他家住嘉義

這次特別南下來看診

"醫師, 我看您寫的文章分享案例,發現我的症狀和你治療的一位病患很類似

想說我來給您評估看看適不適合做微創手術"

說著拿出他已經在外院做完檢查的頸椎x光及核磁共振 (MRI)掃描光碟


我請他先將光碟拿到我們的X光櫃台,將影像檔案拷貝到醫院的影像系統

而我也幫他做了一些頸椎的理學檢查

辰哥的左肩關節是沒有問題的,活動度很好,內旋外旋抬高都不會引發疼痛

而頸椎偏側後仰的Spurling's test 則是能夠引發左肩及左上肢的痠痛


我看了看他的頸椎X光, 發現頸椎第5/6 及第6/7節都有椎間盤高度下降,椎間盤終板前後緣有骨贅生成



我問問辰哥說,那你平常會容易感覺脖子疼痛嗎? 

他轉了轉頭說 "脖子疼痛還好耶", 主要還是從肩膀一直往手臂的部分

好,那我看看頸椎核磁共振 (MRI)

發現雖然在X光上是第5/6頸椎的高度下降較多

但實際上從MRI可以看到在第6/7頸椎有一個偏左側的椎間盤突出,而且是靠近上緣的位置




我跟辰哥說,從你的影像檢查,如果你也沒有什麼頸椎疼痛的問題,單純是上肢的神經壓迫症狀,而且是近一個月發生的

手術確實是可以採取頸椎後側脊椎微創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這樣前側的椎間盤不用融合和置換,是一個相當微創的治療方式

當然你已可以持續再做一陣子復健看看

辰哥決定接受手術,因為他覺得目前治療的方式沒有進展,另外他想要術後能夠很快回到工作崗位

於是我幫辰哥安排頸椎後側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

手術中,在內視鏡影像下,將第6/7頸椎之間的第7頸椎經根暴露出來

**手術影片連結**

從左側第七神經根的肩側(shoulder)才順利移除椎間盤突出


大部分的頸椎椎間盤突出, 可以從神經根的腋下區域(Axillary)拿到突出的椎間盤

但辰哥的這個椎間盤突出偏上終板位置

所以必須要從神經根的肩上區域(Shoulder)才能拿到突出的椎間盤組織

手術後的第二天辰哥順利出院

術後他覺得手指有點麻麻的,但肩部及上肢痠痛感都緩解了

術後兩周回診,傷口已經癒合,而且他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了

我還是提醒他要注意姿勢,盡量不要長時間低頭,尤其是使用手機的時候特別要注意

手術後兩周回診

目前脊椎微創手術是個趨勢

幾乎每個病人都聽過微創手術,也都希望自己接受的是微創手術

(雖然這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實際上有許多情況並不建議微創手術)

而微創手術是需要長時間學習,且需要有相當的經驗才能夠達到高成功率

而外科醫師確實需要不斷的在手術技術上提升及精進

才能滿足目前微創手術的潮流及符合微創的本意,讓病患享受更多微創手術的益處


參考

頸椎神經根病變: 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ADR)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16):頸椎神經根壓迫

脊椎微創減壓手術: 加法不一定好!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微創脊椎內視鏡 (19): 脊椎微創手術會復發嗎?

黃伯伯,是個78歲男性,由女兒帶來就診

這次來門診就診的原因是因為右下肢麻痺疼痛超過三個月了,走路一跛一跛的

而他一年前曾在外院做過脊椎手術,處理第四五腰椎神經壓迫下肢神經疼痛的問題

聽到之前曾經做過脊椎手術的病人來求診

我都會問:

「您有規律回診嗎? 有沒有把目前的問題跟前面手術過的醫師說?」 


黃伯伯說有啊,因為右大腿小腿又疼痛起來,有回去看診

手術醫師也有幫忙排核磁共振(MRI)

檢查已經做完

不過醫師是建議先復健治療看看,目前不需要再手術

但因為做復健治療實在是沒什麼改善,還需要打針吃藥,

實在沒辦法,才經由朋友推薦來求診


我將外片MRI詳細看了一下

可以看到黃伯伯第四五腰椎曾經做過減壓手術,而且有放置一個腰椎脊突間支架,又簡稱 IPD: interspinous process device

關於脊突間支架  (IPD) 的介紹可以參考這篇「腰椎脊突間支架的簡介」,文章的立場客觀

本人曾經幾年前使用過類似產品,但對於此類產品的定位及其確實之療效仍有疑問,後來便不再使用了,但我相信會使用的醫師一定有其專業上的考量

雖然這類產品有些是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的醫療器材

但是,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醫材確實多如過江之鯽,醫師可以使用的醫材選擇非常多

判讀完核磁共振,可以看到在第四五腰椎,右側的神經孔到神經孔外側,有一個造成神經壓迫的異物,從影像上看起來應該是一個椎間盤突出



經過仔細的理學檢查,伸直抬腿測試 (SLRT) 判斷造成黃伯伯的症狀應該是這個椎間盤突出造成的壓迫,另外還有些許狹窄造成的壓迫

我再三確認黃伯伯目前沒有明顯背痛,單純就是神經壓迫的症狀


於是我問他,您有考慮回去原本醫師那邊接受治療嗎?

建議也許由原本手術醫師來做處置會比較適合


黃小姐說, 沒關係,既然您找出我父親疼痛的病灶,就給您處理好了,我們也不想再舟車勞頓奔波了

但是,您有什麼樣的手術建議呢?

我說,因為這個是同一節的問題,之前已經手術過一次

若要再次手術,可以考慮

1.神經減壓,椎間盤突出移除加上脊椎鋼釘固定融合手術,這樣不會有復發的問題,但是要能確保骨融合成功,手術才成功

2.利用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單純移除椎間盤突出


由於黃伯伯有高血壓,曾經也有小中風的病史,而且沒有明顯背痛,若是能夠採取微創手術移除病灶,應該是最適合的


這時候黃小姐問了一個問題


"您能保證脊椎微創內視鏡減壓手術就不會復發嗎?我們之前也是做微創手術,而且醫師也說放個脊突間支架撐著比較不會復發,誰知道才過一年又復發了!


我回答: 每位醫師在當下都是提供自己認為最適合的醫療

我確實不能100%保證療效與預後,還有這是目前脊椎領域相當微創的手術之一,減少不必要的組織破壞,就看您對於醫師的經驗與技術有沒有信心

手術後病患本身自己的保護也是很重要的

我打算施行的手術不會動到之前放置的脊突間支架植入物,並不會影響到他的穩定度

脊椎鋼釘融合手術雖然可以將復發的問題降到最低,但還有其他鄰近節段受力的問題 (adjacent disease),而且對於黃伯伯目前的身體狀況來說,越微創的手術風險越小


黃伯伯及女兒後來經過考慮,決定由我來幫他手術


手術我們是採取旁側路徑及同側椎間路徑的內視鏡手術,要同時解決 1.右側第四五腰椎殘留的狹窄及黃韌帶壓迫  2.右側椎孔及椎孔外椎間盤突出


手術中的影片 (點選連結)

椎間盤突出被完全移除,右側第四腰椎的出神經根 (exiting nerve root)清晰可見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椎間盤突出被完全移除,右側第四腰椎的出神經根 (exiting nerve root)清晰可見

黃伯伯手術當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手術後第二天就順利出院了

目前追蹤已經超過半年,沒有任何復發的症狀

有教育他要如何核心訓練,搬重物要十分小心


參考: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一個少見的10歲兒童腰椎椎間盤突出

這個10歲的郭小弟由媽媽帶來求診

郭小弟是彎著腰一拐一拐地走進來

主訴是三週前,因為玩跳樓梯的遊戲,結果在一個下跳後產生下背劇烈疼痛,雙下肢疼痛及無力的情形

而且最近幾天抱怨有便秘的情形

他之前已經去外院的診所求診,外院的醫師建議這種情形還是趕快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比較好

我請郭小弟先躺下來,讓他伸直抬腿,結果兩隻腳都無法抬高,後腳筋非常的緊繃
伸直抬腿測試 (SLRT),雙下肢大概約40度左右

外院的X光,發現除了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高度稍微下降一些,並無其他骨折及滑脫的問題

腰椎無骨折,明顯不穩定的狀況



但因為症狀十分明顯,於是趕快安排了核磁共振 (MRI)的檢查

核磁共振 (MRI)發現在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有了一個椎間盤突出,影像學的突出樣式和成年人的比較不同

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後側有神經壓迫情形


由於確實有明顯神經的壓迫,以及椎間盤突出(HIVD)的現象


經過討論後決定幫郭小弟安排了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


手術前也同時安排了脊椎電腦斷層掃描 (spinal CT)的檢查

電腦斷層,仔細看可以在第五腰椎第一薦椎後側看到往後凸起物


手術的過程中,發現了椎間盤碎片的質地和成年人的相比差很多,很難順利的移除碎片


考慮到在內視鏡下持續撥動神經會引起神經損傷,於是改採顯微鏡椎間盤切除手術(Microdiscectomy) 


但即使在顯微鏡下開放手術,仍然有部分碎塊卡在硬脊膜下方,且碎片並不容易移除


考慮到病患安全因素,於是先做雙側的椎板減壓手術 (bil.hemilaminotomy), 解除神經受到的壓迫和增加空間


手術後,郭小弟的症狀有明顯改善了, 術後幾天順利出院


回診後探詢症狀的改善,郭小弟覺得大腿後側還是緊緊的,仍有有壓迫的感覺,雖然疼痛已經緩解 60~70 %左右,腳也較有力氣


之前並沒有幫這麼小的小朋友做椎間盤切除手術的經驗, 最小也是超過15歲


詢問過同僚,不同醫院的同行及其他專家,大家幾乎沒有幫小於10歲的兒童開過這類手術


經由文獻查詢,了解到兒童的椎間盤突出 (pediatric HIVD)確實相當少見 (0.2%),而小於10歲的更少 (佔兒童的2.5%)


大部分是和外傷有關係,同時比較容易合併有骨折( 包含椎間盤終板的邊緣) 


也就是因為有骨折碎片,並不是單純的椎間盤,因此在移除上相對困難許多


再次審視術前的電腦斷層也隱約可以看見骨折的痕跡


由於郭小弟的症狀未完全解除,所以再次幫他安排了MRI核磁共振掃描,確實發現仍有一個較大的碎塊卡在硬脊膜下方

第一次手術後,因為有殘留症狀,因此追蹤MRI, 可以看到仍有一個較大的碎片卡在神經管下方


和郭小弟的爸媽討論後,決定再次施行手術,將碎塊移除


這次手術在第一次手術三週後,術中先用工具器械將碎塊剪碎分離成較小的片段,才能一小塊一小塊從硬脊膜和神經根之間的孔隙移除掉

再次手術,將大碎塊咬碎之後一塊一塊移除


術後郭小弟的症狀也幾乎完全解除了


目前已經追蹤兩年了,都沒有復發的現象


追蹤他的X光, 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高度有下降,但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

追蹤可以看到第五腰椎第一薦椎椎間盤高度有些微降低


由於此案例的少見與特殊,以及手術上需注意的細節更多

包含若一種手術方式無法處理,要能轉換成其他手術方式來手術

相信很多外科醫師並沒有對年紀這麼小的小孩做過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的經驗

今年會將此案例整理投稿醫學會,分享給更多的醫師知道

<補記>

202306於台港兒童骨科研討會報告此案例

2023 台港兒童骨科研討會 (佛光山)



#鄞宗誠醫師




2023年1月31日 星期二

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 Lenke 第四型-保留更多的腰椎活動度

阿成是個15歲的國中生
他有脊椎側彎的問題
一開始在其他醫院追蹤, 兩年前還是在30度上下
結果去年底一追蹤, 側彎角度居然一下子超過70度



幫他照了張X光
是一個 Lenke第四型的脊柱側彎 
近端胸椎(proximal thoracic), 主胸椎段(Major thoracic),以及胸腰椎段(Thoraco-lumbar)都是結構型側彎 (structural curve)
因為主胸段超過70度了,而且他目前15歲,還會長高
若不積極治療,側彎角度繼續增加的機率是蠻高的



對於大角度的側彎,手術治療是確實能達到矯正的效果
不少醫師會根據Lenke分型選擇從第二胸椎(T2)矯正並固定融合到第四腰椎(L4)
但我們知道到腰椎固定越多節段,病患保留剩下的腰椎活動度就越少
之前我們團隊受到張國華教授的指導
他決定是否要矯正固定的胸腰段結構性側彎角度是35度, 比 Lenke 的 25度範圍更大
而且獨到的側彎矯正技術,可以讓沒有鋼釘固定的腰椎段自動矯正
自然能保留更多活動度
考慮到阿成目前的骨齡成熟度(Risser grade IV)
我們選擇了從第二胸椎 (T2)到第二腰椎(L2) 的矯正及固定融合手術
保留下腰椎的活動度
阿成是個早熟且聰明伶俐的青少年
因為這類病患通常由父母帶來,主要都是由父母和醫師在討論治療的相關細節
但阿成蠻手術前很主動詢問我和小兒神經外科莊銘榮醫師
事先做過許多功課和我們討論
另外他有蟹足腫體質
因此我們在傷口的照護上也特別注意
手術很順利,骨科與神經外科合作
在全程術中神經監測下完成鋼釘的置入及側彎矯正,補骨融合手術
基本上術中只需要一張 X-ray來確認鋼釘位置即可,減少病患的輻射暴露量
手術後一個月,阿成已經恢復得相當良好,也回到學校上課了

手術後外型得到相當多的改善,另外我們也特別注意傷口照護,避免蟹足腫

X光可見, 脊椎側彎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阿成外觀上也改善許多

第二胸椎固定到第二腰椎,保留下腰椎活動度,同時下腰椎的側彎角度也有恢復

他問我,什麼時候可以不用載穿背架? 什麼時候可以打球? 那現在可以做什麼運動? 
他長高了5公分,很希望可以趕快融入學校的生活
他媽媽對於兒子的恢復快速與活潑好動感到高興又有點擔心
怕他這麼好動,會不會讓手術產生問題?鋼釘會不會鬆脫等等擔心及疑問?
我跟他說, 骨融合的速度沒有這麼快,要半年才能有較好的融合,到時候脊椎就會很穩定了
所以目前就做簡單走路運動,簡單的穩定軀幹的重訓,也指導他做核心訓練,好好保護是很重要的
**************************************************************************
這個月受台北榮總脊柱側彎矯正專家姚又誠醫師的邀請到陽明大學參加一個由脊柱側彎照護協會舉辦的"愛在脊時"音樂會


姚醫師和我同時期在美國進修 (2019~2020)
我在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他在New York的 Hospital of Special Surgery
他進修的主題和我一樣,都是脊柱側彎畸形矯正手術
音樂會相當精采好聽,世界級聲樂家簡文秀老師也唱了好幾首
協會成立邁入第五年,運作越來越好,目前也能夠補助社會弱勢族群,幫助他們能夠接受脊柱側彎型的畸形的治療
真的是相當不容易也不簡單
每個脊椎側彎就像不同的樹,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
#脊椎科鄞宗誠醫師
#小兒神經外科莊銘榮醫師
#脊椎側彎畸形
#青少年脊柱側彎
參考:

2023年1月6日 星期五

一個僵直性脊椎炎合併駝背的案例

阿群(化名)是個45歲的男性,身材蠻魁武壯碩的

他由媽媽陪伴來的

他和他媽媽說話都非常溫和有禮,讓我印象深刻

阿群本身有僵直性脊椎炎的問題,幾年前車禍脊椎有受過傷後逐漸駝背

這個問題困擾已久,也看過不少醫師,但似乎醫師們都覺得很困難治療

我請他照脊椎X光

X光顯示有駝背情形


果然是僵直脊椎炎合併有駝背的情形

阿群媽媽說後來經人介紹去台北找一位骨科曾孝祖主任,是國內專門處理脊椎畸形的專家

曾主任我也認識,是相當有名的脊椎外科醫師,專門處理疑難雜症,尤其是脊柱畸形

前輩常常在醫學會議上分享手術技術及經驗,廣受好評

「曾教授是這方面的專家,經驗相當豐富,請他來處理是最好的選擇」我說道

阿群的媽媽回答:「但曾醫師說我們住高雄去台北太遠了,推薦我們來找您治療」

聽到自己被前輩推薦

心裡是開心的

但也覺得阿群這個案例確實是很有挑戰性

1.首先,他體重超過100公斤,要施行矯正比身材瘦的病人更不容易

2.其二,阿群並不是有什麼嚴重疼痛症狀非手術不可,主要就是因為駝背影響日常生活及外觀,走路眼睛較難平視,偶爾下背痠痛

這種病人其實最需要小心處置,因為任何手術相關併發症都會導致比不接受手術還要差的狀況

而阿群的脊椎,肯定要做脊椎截骨矯正手術,而且是矯正角度大同時風險也稍大的PSO(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截骨術


我先幫阿群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了解整個脊椎的結構

電腦斷層掃描清楚顯示僵直性脊椎炎造成的脊柱融合現象

電腦斷層掃描清楚顯示了僵直性脊椎炎的特徵,脊椎幾乎都黏在一起了

我和阿群以及他的母親討論手術方式

建議可以先做一節段的PSO截骨,應該就會有駝背矯正的效果

等這部分骨癒合後,若還需要更多的矯正效果,再考慮做另外一節段的截骨矯正,這樣分階段比較安全

他們了解以及同意這樣的手術方式選擇

於是我幫他在第二腰椎做了大約33度的截骨矯正手術,手術後阿群很順利出院,術後追蹤沒有傷口及骨融合方面的問題

他的確在外觀姿態以及眼睛平視方面有明顯改善

腰椎前凸角從17度改善到50度

目前已經追蹤超過半年了,一切都很順利,恢復迅速

術前&術後的外觀以及X-ray



前陣子回診我問他想不想再讓身體更挺立一些,可以接受另一節的矯正截骨手術

他摸摸頭,笑著說:「其實覺得目前蠻好的,我對手術效果很滿意,應該暫時不需要手術了」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