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脊椎翻修手術(一)

 每位外科醫師都希望自己的每次手術成功,希望病人接受過手術後即可一勞永逸

但實際上任何外科醫師成長的過程,或多或少都會有手術結果不盡滿意的情形;即使處於經驗和技術都非常成熟的時期,仍然無法保證所有手術都達到100%的滿意度。

秀霞阿婆(化名) 今年70歲,由兒子帶來門診,坐在輪椅上

他說他母親在外院剛開完脊椎手術一個月,但下背疼痛及左下肢疼痛不僅沒有改善,甚至越來越嚴重, 目前無法走路,只能坐輪椅

聽到病人說已經開過脊椎手術了,通常我們會謹慎地詢問: 

「有沒有回去找之前開刀的醫師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之前的醫師怎麼說呢?」

阿婆說:「上次住院時脊椎就開了兩次刀,術後狀況好了幾天, 醫師說可以出院了, 準備出院前腰和下肢又痛了起來;但醫師說慢慢就會好,要耐心等待; 於是只好先出院, 回診時也是開止痛藥給我, 我自己卻覺得越來越不舒服,已經快忍受不了」

看著病人帶來的光碟片, 問問她最近有照X光嗎?

她說最後一次手術後還沒有照,但手術前都有

於是我請她先去照脊椎X光,看看是什麼狀況?

做完檢查, 狀況大致了解了
椎體間融合器往後滑脫,第一薦椎鋼釘鬆脫

原因就是前次手術所置入的椎體間融合器(Cage) 往後脫出去壓迫到神經, 另外第一薦椎的脊椎鋼釘在X光已經有鬆脫現象

於是跟家屬及病患解釋了目前的情形,建議還是回去找原本開刀的醫師處理比較好

此時秀霞阿婆以及他兒子面露難色....

她兒子說:「醫師, 你既然知道問題在哪裡? 可否請你直接治療嗎?」

這時我猶豫了....

原因是:

第一.脊椎翻修手術 (revision surgery) 不可預期的因素比較多,因為前次手術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後面接手的醫師不容易掌握,有時候會在翻修手術中遇到無法預期的困難,若要接手別人處理過的案例,需要非常小心謹慎評估。

第二.即使自己累積了不少各種原因的翻修手術經驗, 但確實神經結構周邊沾黏的問題會導致神經損傷的機率增加,而內固定器鬆脫後的穩定度維護與植骨重建也是相對難度高 ;病患畢竟是抱著極大的希望來尋求幫助, 醫病雙方壓力較大,每次手術都是戰戰兢兢。

第三.同儕觀感問題, 誰都不願意自己手術過後的病患出問題,更不喜歡自己手術過的病患又跑去找別的醫師治療 , 因為這似乎代表病患已經對自己失去信心了, 無形中會造成醫師與醫師之間的芥蒂, 畢竟人都是有自尊心的; 另外也擔心其他的人說閒話或不利於自己的言語...

基於上述理由, 儘管秀霞阿婆和他兒子殷殷期盼的樣子,我只好跟他們說, 這狀況還是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再評估看看,包括核磁共振評估神經壓迫的情形,另外也請他們再次考慮回原本的醫院治療。

而他們決定安排核磁共振(MRI)進一步檢查.
椎體間融合器往後壓迫硬脊膜,手術取出時須非常小心

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椎體融合器往後滑脫已經造成神經嚴重壓迫

病患及家屬經過再三考慮後還是決定在本院接受脊椎翻修手術治療

我們所採取的手術方法是

1. 小心剝離神經, 將往後頂到硬脊膜的椎體間融合器移除, 重新做椎體間的植骨以及重新置入較大體積的椎體間融合器 ,此步驟是容易造成硬脊膜破裂神經損傷的; 此外考慮可能無法順利從後側移除椎體融合器, 也預先做好須從前側路徑經後腹腔將椎體融合器移除的手術策略。

2.原本第一薦椎的椎弓螺釘已經鬆脫, 我們使用植骨填充將原本鬆脫鋼釘的孔洞填滿,並往外側打入新的椎弓螺釘, 確保穩定性,這樣椎體間融合器再次鬆脫的機率才會降低。

3.第三/四節腰椎椎管狹窄部分予以減壓,並固定到第三腰椎。
脊椎重新翻修手術後

此次手術很順利, 秀霞阿婆也於手術後一週順利出院,疼痛症狀解除, 目前已經追蹤半年, 植骨部位已經逐漸融合穩定。


所有外科醫師在執業生涯中,一定都會遇到手術後短期仍需要再手術的案例,無論是自己開過的或是別人開過的,無論是病人本身的因素或是其他因素

自己開過的沒多久又要再開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若結果不如預期非常需要勇氣面對

而別人手術過的病人,無論什麼原因自己去做翻修手術 ,若沒處置好, 反而落人口實,吃力不討好

有些時候即使我們找出問題也願意幫病患解決, 但病患已經失去信心而另求他人幫助, 自己也只能衷心希望病患能夠獲得良好的後續治療

因此,無論處於外科醫師的哪個階段

執業必須時時刻刻自我提醒, 不斷磨練技術, 保持專注,讓手術治療病患的過程與結果往完美靠近,保持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有問題要能發現並解決

本來, 醫師的天職就是解決病患問題

這是一條不斷面對病患及面對自己的修鍊之路

參考: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醫師 我的背很痛想要灌骨漿 (二)

某天下午看門診的時候

有個中年男性敲門兩次,拜託是否可以讓他父親提早一點看, 他父親掛的號碼比較後面,但人很虛弱不舒服,背痛坐不太住

護理人員拿了這位病人的血壓心跳的報告單,發現血壓有點低 70/40mmHg,心跳85/min

這時剛好有個空號,於是先讓那位病人進來看診

陳伯伯(化名)坐著輪椅被推了進來, 兒子媳婦陪著, 約莫70多歲,看起來很虛弱蒼白的樣子

他的兒子說父親兩個月前跌倒之後就開始背痛, 之後就一直服用止痛藥, 總共去了急診兩次, 也是打了止痛針之後就出院

前天才因為疼痛無法忍受又去急診

我看了看陳伯伯的X光片, 發現第二腰椎有一個明顯的壓迫性骨折塌陷

腰椎第二節骨折塌陷

敲了敲他的背部, 顯示出明顯疼痛

媳婦說, 我們已經來回醫院多次了, 除了打針吃藥之外,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聽說灌骨漿會比較快, 爸爸他可以灌骨漿嗎?

所謂的灌骨漿就是椎體成型術 (vertebroplasty), 是用來治療壓迫性骨折癒合不良的常用方法, 是種微創手術,傷口約鉛筆心大小, 不需要全身麻醉

若是骨折癒合不良或醫師判斷骨折癒合不良的機會較高, 骨水泥灌注椎體成型手術的確是非常有效立即緩解疼痛的手術

由於陳伯伯受傷已經兩個月了, 來急診兩次, 每天止痛藥服用,但症狀依舊

這個狀況應該立即做處置了, 一個快速有效的手術應該可以立即緩解骨折的疼痛

於是馬上幫他抽血檢查,同時安排脊椎電腦斷層掃描

抽血是排除感染,是否有電解質不平衡或者凝血功能異常等等問題, 電腦斷層掃描(CT)是要確定病灶部位的嚴重程度 (若是有神經症狀則建議磁振造影檢查,而陳伯伯沒有神經壓迫症狀,以背痛為主)

沒多久抽血檢驗報告出來,電腦斷層掃描也做完

令人吃驚的是陳伯伯的血紅素濃度只有 5 g/dl, 正常成人男性血紅素濃度正常值為13.0~18.0 g/dl , 只有正常人的1/3, 難怪看起來如此蒼白虛弱

我問他最近大便顏色正常嗎? 他說最近大便很黑,還有一點血便的情形

這說明陳伯伯有個消化道出血的情形,可能是潰瘍引起的出血,  經過解釋後,馬上請他去急診做進一步處置

雖然陳伯伯之前去了急診兩次,但都以為是單純的骨折背痛給予止痛藥就讓他出院了

這次有了嚴重貧血的抽血報告, 急診醫師立即給予輸血, 並安排消化道內視鏡檢查

隔天我去探望陳伯伯, 他的內視鏡檢查已經做完, 報告有嚴重的潰瘍但檢查時出血已經止住了

我看他的狀況比較穩定了, 就幫他安排了一個椎體成型手術

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第二及第三腰椎都有病灶, 如果要完整處理的話需要全身麻醉手術, 若是只處理第二腰椎的骨折缺損,則不需要全身麻醉, 局麻下微創椎體成型手術即可

電腦斷層掃描清楚顯示病灶狀況

目前陳伯伯的身體狀況最適合的治療就是不需要全身麻醉的椎體成型手術, 讓手術風險降到最低

治療很快就順利完成, 隔天再去病房看陳伯伯時,他說背痛已經有改善了, 非常感謝醫師的診斷與處置
第二腰椎椎體成型手術

從這個病例,我們學習到看病人除了針對主訴之外,也須小心
評估整體身體狀況, 以免漏掉可能會有嚴重生命危險的情形

從外科醫師的角度,會以比較積極的態度去處理病患問題, 減少疾病所造成的個人及家庭的時間負擔及減輕痛苦的過程

至於什麼時候是椎體成型術該介入的時機呢?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小心脊椎轉移癌病灶


劉伯伯(化名) 今年75歲,來門診的時候是由子女推著輪椅進來

現在完全無法走路,雙腳無力的情形從兩個星期前開始逐漸變的嚴重

請他抬腿非常困難的樣子

用扣診槌敲敲他的髕骨韌帶,雙膝都呈現反射增強的情形

顯示有脊髓病變(myelopathy)的狀態

劉伯伯說他背痛已經6個月了

一直用止痛藥控制,也有去照X光檢查,但一開始都看不出異常

止痛藥剛開始有效,但只要一停藥就開始疼痛,連晚上躺著睡覺的時候也是

後來出現下肢無力的情形,才去比較大間的區域醫院接受近一步檢查,結果發現是第三胸椎有骨折,並非單純的壓迫性骨折,看起來像是被腫瘤侵蝕的樣子

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第三胸椎病理性骨折

除此之外磁振造影 (MRI)也顯示有脊髓神經的壓迫

磁振造影顯示第三腰椎病灶脊髓神經壓迫

仔細看了劉伯伯的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掃描 (CT), 的確非常懷疑是癌症的脊椎轉移病灶,造成病理性骨折同時侵犯脊髓神經

當病患及家屬遇到這種狀況,幾乎都是六神無主不知如何是好

而我們身為醫師也只能盡量委婉地告訴家屬狀況;當然一開始家屬不想讓劉伯伯知道實際嚴重程度。

目前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先解除脊髓壓迫症狀及穩定脊椎 ,避免脊髓損傷壓迫更嚴重,造成下肢永久癱瘓的情形

於是我們立即幫劉伯伯做了抽血檢查,包含了各種癌症的指數

另外也安排了胸部及腹部電腦斷層

同時即刻安排手術

手術方式是將造成壓迫的腫瘤組織移除,另外在病理性骨折的脊椎上下釘上鋼釘固定
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胸椎鋼釘固定,同時施行第三胸椎減壓手術

當然此手術的目的並非完全清除腫瘤,畢竟已經轉移出去的腫瘤要完全清除幾乎不可能,尤其要考慮病患的年齡及身體狀況,來評估手術方式的風險

手術的目的主要達到症狀的緩解,而後續腫瘤局部控制仍然要靠放射治療及根據腫瘤來源與型態選擇化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藥物治療

手術後劉伯伯的背痛與下肢無力的狀況明顯的改善, 出院時已能穿戴背架自行走路

最後根據病理報告及腹部電腦斷層掃瞄, 腫瘤的來源是攝護腺癌


癌症發生轉移的部位,脊椎大概是僅次於肺及肝臟的,而其中又以胸椎最容易受到癌症轉移的攻擊

當癌細胞侵蝕脊椎骨, 造成病理性骨折便會導致嚴重疼痛,壓迫脊髓會造成下肢無力或大小便失禁的情形

醫師和病患本身都要對不明原因,長時間的背痛有所警覺,尤其是當身體沒有在活動的時候仍感覺疼痛 (非機械性疼痛),就要特別小心

當一旦確定是轉移性腫瘤造成的病灶,就要思考到: 1.這轉移的病灶來源是哪裡 ?  2. 病患身體遭受癌症侵犯的部位及範圍有多少?  3.病患目前身體狀況如何? 4.手術方式的有效及風險如何?

醫治這類病患,是需要不同專科的醫師一起與病患及家屬討論, 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

而一旦有了神經壓迫症狀,若病患身體狀況許可,外科醫師也要當機立斷立即手術將造成神經壓迫的病灶移除, 避免造成嚴重不可恢復的神經病變

我們希望即使病患罹患癌症轉移,仍然能在正確的治療下, 延長生命及改善生活品質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4)--單一傷口處理兩處病灶

阿發 (化名)手術後一周回門診追蹤  傷口已經癒合了

他對這次的手術非常滿意,現在已經完全復原

他問可否回去工作? (他的工作是需要長途開聯結車)

我回答還是小心點好, 應該是可以工作,但術後不適合久坐, 三個月內小心復發

阿發笑笑的說, 那車開短程的就好,護腰也會穿戴著

手術後一周幾乎已經完全正常

其實阿發接受了兩節的脊椎手術 (第3-4腰椎,第4-5椎)

微創手術確實在短期快速復原有其優勢

雖然目前研究顯示長期預後是差不多的

參考
阿發是個40歲的男性, 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長時間坐著

這次發生劇烈的左坐骨神經疼痛已經超過一個月了,不管吃藥打針都只能暫時緩解,到後來也無法工作只能在家休息

他來到門診的時候走路一跛一跛的, 帶著外院的X光片以及核磁共振 (MRI)光碟

從脊椎X光片可以看到有腰椎薦椎化 (Lumbar sacraliztion ),只有四節腰椎 , 最下方兩節已有退化產生, 且腰椎正常的前凸角度消失,應該是和工作需長期久坐相關
腰椎有明顯退化的情形,可以看到骨刺(osteophyte)生成


核磁共振則顯示第4/5腰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在左側, 第3/4腰椎左側側隱窩狹窄亦有神經壓迫
第3-4腰椎及第4-5腰椎都是壓迫左側

經過和阿發及家屬的討論, 考慮到之後工作仍需長期開車, 雖然腰椎椎間盤有退化情形, 但最主要的症狀仍是以坐骨神經疼痛為主

如何用最微創的手術方式解決病灶並讓病人快速復原是我們主要的目標

此次手術採取的是經單一傷口 (約一公分)脊椎內視鏡手術,同時處理第3-4腰椎側隱窩狹窄及第4-5腰椎椎間盤突出

手術採取局部麻醉下完成,因為需要在手術中得到病人的回饋,了解是否有疼痛緩解

手術處理3-4腰椎及4-5腰椎

此次手術很順利完成, 阿發術後一個小時就可以離開床走路了,隔天順利出院

可以見到手術拿出來椎間盤及椎孔成術所拿出來的骨頭,手術後症狀立即消失,傷口只有1公分左右

看到病患手術後能夠快速地復原,相信是所有外科醫師最高興的事情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微創手術治療腰椎爆裂性骨折

小林(化名)是個20出頭的年輕人

由外院直接轉到本院急診

主訴是工作時從約三公尺的高度跌落

背部疼痛,且雙腿無法抬起 (Hip flexion weakness).

小林從外院來的時候已經有做過一些檢查及評估,主要的問題是腰椎有骨折情形

從X光可以看到第三腰椎一個疑似爆裂性骨折, 椎體前側高度減少約40%
第三腰椎疑似爆裂性骨折

從外院所做的腹部電腦斷層掃描 (CT)

發現確實是一個第三腰椎的爆裂性骨折,且可以看到椎管被往後突出的骨頭壓迫了大約有50%的程度
第三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壓迫約50%.

再仔細詢問了小林的症狀,他並沒有明顯下肢酸,痛的情形,只有很輕微麻麻的感覺

腳踝及腳趾頭仍然可以活動

所以這時候我們再重新思考,到底他的大腿無法抬高是因為疼痛的原因還是真的是神經壓迫導致無力

經過了一天的觀察加上足夠止痛藥物的服用

小林他可以開始抬腿了,但仍然無法抬很高,因為會牽引肌肉導致背部劇烈疼痛,但大腿活動的程度已經比一開始來到急診的狀況還要好

這確實是一個爆裂性骨折,相對來說穩定度比較差, 建議手術固定達到較好的穩定度且較不會造成神經進一步壓迫,且可以早點下床活動

問題是,這種受傷是否需要進行椎板切除神經減壓 ?

如果不需要神經減壓,我們便可以用微創手術給予脊椎良好的固定,並減少組織的破壞,保留更多的結構及穩定度

我們已有臨床經驗加上文獻報告,在脊椎爆裂性骨折,經過骨折復位固定之後, 向後凸出壓迫的碎骨會被部分復位,達到緩解椎管被壓迫的空間

這就是所謂的間接性減壓

但若病患有明顯的神經根壓迫症狀,仍然建議做直接手術減壓達到緩解神經壓迫的情形

我們和小林以及他的父母討論此次受傷的狀況,並反覆確認小林並沒有明顯神經根壓迫之症狀,且大腿在止痛藥服用之後可以開始抬高

住院隔天我們便幫他施行經皮微創鋼釘固定手術,手術約一個小時完成,流血不到20cc.只有5個約一公分的傷口

X光可以看到第三椎體的高度被復原了
微創鋼釘固定,可以看到骨折的椎體高度被復原

手術後小林的背部疼痛的情形迅速緩解, 經過兩天已經可以穿背架下床走路了

下肢並沒有新的症狀發生, 只有在大腿有些許麻麻的感覺

手術後三個月, 大腿麻感已經消失, 小林已經正常生活活動.也回去工作岡位了

經由這個病例

我們知道有各種方法可以來治療同一種病灶

而我們所建議的治療方式為何?

針對不同個案的獨特性,根據檢查結果及臨床表徵,和病患及家屬充分的溝通


相信都可以找到適合的治療策略來解決病患問題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一個脊椎骨折合併嚴重脊髓損傷的病例

55 歲的王先生(化名) , 由救護車從外院轉院過來,抵達本院急診的時候大約是晚上9:00左右

他是傍晚的時候在家裡工作不小心由樹上跌落下來, 高度大約有5公尺

這個跌落的意外造成劇烈的背痛, 但伴隨的卻是骨盆以下雙下肢失去知覺且無法活動

他馬上被送到醫院,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包含電腦斷層掃描


經診斷後是脊椎骨折脫臼合併嚴重脊髓損傷,考慮後續的手術治療

他轉診至本院近一步處置

箭頭處可以看到似乎第十二胸椎有骨折的情形,且有些許位移
病患來到本院,經由仔細的評估與檢查,由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Impairment Scale 評估起來屬於A級神經損傷,代表受傷相當嚴重,且預後不佳。

電腦斷層可以清楚地看到第十一胸椎/第十二胸椎有骨折脫臼的情形。

一旦脊椎發生骨折脫臼,幾乎都會伴隨著神經的損傷, 而若病患同時失去感覺與運動的能力,

代表有相當大的機會是屬於完全性脊髓損傷


第11/12胸椎骨折脫臼
在急診經過完整的評估,抽血,確定王先生沒有其他器官系統的受傷,我們馬上幫他安排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是:1.讓脊椎骨折脫臼復位,並加以固定 2. 縮短神經處於壓迫狀態的時間

嚴格說起來,一旦發生脊髓損傷,病患幾乎都不可能復原到正常的狀況, 甚至復原1~2個等級都非常困難, 因為受傷的嚴重程度及結果在一開始受傷的時候就決定了。目前的臨床研究也無法決定最佳的手術介入的時機為何? 甚至也有研究指出手術的時間點急或緩對於神經損傷的恢復程度沒有影響。

但一般的共識還是能夠儘快手術就儘快手術, 除非有什麼特別的風險或者併發症影響手術的進行

此病患我們在大約晚上11點多左右送開刀房,幫王先生進行脊椎骨折的開放性復位及鋼釘固定手術. 
手術將脊椎骨折富位至正常位置,並用脊椎鋼釘加以固定
手術過程一切順利,術後不久王先生轉至復健科做後續的治療及復健。

經過了一年多, 王先生可以使用輔具移動身軀了, 但下肢仍然是麻痺的情形,也仍然無法自主的活動下肢關節。

脊髓損傷常常造成病患很嚴重的失能, 家庭及社會的損失

此類病患常常需要家庭,醫院, 社會福利等等的支持

另外勞工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所需要的防護措施也是相當重要,才能減少類似的意外發生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3)導致脊椎嚴重壓迫的椎間盤中央型突出

16歲的阿龍(化名),日前由母親帶來門診

走進來的時候姿勢不太自然,身體有點歪斜,有跛行的情形

阿龍目前仍是學生,目前和一些工廠有建教合作的實習,偶爾要搬重物

主訴是半年前開始有右腳麻痛無力的情形,最近幾個月症狀越來越嚴重

有去接受推拿,針灸的治療,但都沒有明顯改善

阿龍去骨科診所就診後, 診所醫師懷疑是椎間盤突出(HIVD)導致神經壓迫,復健幾次無效後,建議還是到大醫院求診

我先幫他做個簡單的檢查

發現右下肢直腿抬高測試 (SLRT) 大約20度左右,病患就露出痛苦的表情

左下肢直腿抬高測試也會引起右下肢的放射痛 (Contralateral SLRT positive)

右下肢直腿抬高測試 (SLRT)大約20度左右就引起病患的疼痛

因此的確非常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引起神經壓迫,且可以預期這個壓迫是蠻明顯的

幫阿龍照個腰椎X-光, 發現脊椎的確有向左傾斜的情形, 側面照無明顯滑脫骨折的情形
脊椎因為椎間盤突出疼痛導致向左傾斜


由於他之前已經經過了好幾個月的保守治療,包括吃藥,復健,中醫,推拿,針灸效果都不好

希望能夠查出原因起解決問題

我就幫阿龍辦理住院,安排個脊椎核磁共振檢查(MRI)

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在第四五腰椎有個明顯的椎間盤突出(HIVD)引起神經壓迫
第四五腰椎椎明顯突出導致神經嚴重壓迫

看來這個狀況還是以手術治療最能徹底解決問題,治療成功率最高

經過和阿龍與他母親解釋檢查結果及討論後,我便幫阿龍安排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手術(PELD)

在手術中,小心及仔細地移除突出的椎間盤,確認神經壓迫情形已經鬆解
內視鏡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 (PELD)
手術後疼痛立即緩解,傷口約一公分大小


病人在手術的過程中是保持清醒的,悠閒地聽著音樂,做到關鍵步驟會問他是否有疼痛的情形

手術順利結束後馬上幫他做個伸腳抬腿測試,發現右腳已經能夠明顯的抬高了, 但因為長期疼痛的關係,後腳筋比較緊繃。

阿龍在手術後約一個小時就下床上廁所了

隔天很順利出院

回診時傷口已經癒合差不多了, 下肢疼痛的情形完全緩解, 走路正常

阿龍的媽媽問說, 阿龍想去運動, 暑假想去海邊衝浪玩耍行不行?

媽媽這樣問,就是怕自己的寶貝兒子玩得太激烈不小心又發生什麼問題,希望醫師給他嚴格的限制活動

我跟阿龍解釋,椎間盤突出手術仍然有復發的可能, 一般的走路活動都可以,但三個月內還是避免搬重物,彎腰或者較激烈的運動。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嚴重的大腿疼痛伴隨發燒

這位52歲的女性阿英(化名), 這次來到急診,主訴是劇烈的右髖及右大腿疼痛

她以前就有腰椎退化的問題, 曾經做過核磁共振檢查,檢查的結果是腰椎椎間盤退化合併輕度椎間盤突出,偶爾也有下肢的痠麻症狀,有持續在做復健治療

經由急診科醫師的仔細詢問,此次伴隨的症狀還有發燒,拉肚子,食慾不振,且最近幾個月有體重減輕的症狀


輕度的腰椎椎間盤退化

來急診的時候她抱怨大腿無法抬起來, 直抬腿測試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 (SLRT) 只能將右腳抬到30度就痛到無法忍受了

因為有發燒,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及發炎指數(CRP:144 mg/dL)都有明顯升高的情形

腹部按壓卻沒有明顯的壓痛現象

由於懷疑是骨盆腔附近的感染,急診醫師先安排個骨盆腔電腦斷層檢查

檢查的結果發現在右側的髂腰肌 (Iliopsoas muscle) 裏頭有膿瘍, 另外在右側卵巢也有看到一個類似腫塊的膿瘍

因為阿英的右側大腿疼痛,無力且無法抬起, 仍無法排除是脊椎的問題,於是再安排一個腰椎核磁共振檢查

核磁共振 (MRI)檢查的結果和電腦斷層的結果類似,同時有髂腰肌及卵巢膿瘍,而脊椎並無發現感染,腰椎退化情況和以前一樣。
右側的髂腰肌及卵巢可以看到類似腫瘤的膿瘍

經由急診照會骨科及婦產科之後

阿英被安排住院,並安排後續的膿瘍清創引流手術及抗生素治療

手術後大腿及髖部的疼痛也消失,感染控制良好,順利出院。

此病例同時合併髂腰肌膿瘍及卵巢膿瘍的情形是非常少見的,而臨床以髖部及大腿疼痛的形式表現。

由此病例讓我們學習到面對每位病患都須小心全面性的評估


由於理學檢查出現明顯的直腿抬高測試Straight leg rasing test (SLRT) 陽性反應,這在椎間盤突出的病人身上常常可以檢查出陽性反應。

若忽略病患伴隨的發燒,食慾不振,拉肚子等等徵狀而無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可能會將她的問題導向之前脊椎問題引起的坐骨神經疼痛,而延誤診斷出需緊急處理的感染性膿瘍病灶,不可不慎。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醫師 我手術後還能工作嗎?

58歲的陳先生(化名),從雲林來到我們門診

來門診時主訴是臀部及大腿痠麻好幾個月了

他是基層勞工, 在工地上班,常常需要爬上爬下,做些比較粗重的工作

陳先生來的時候帶著外面醫院檢查的X光以及核磁共振檢查光碟片

我看了看他的片子,發現他有多節的腰椎椎管狹窄情形,脊椎沒有滑脫不穩定的情形

從臨床上判斷他的症狀應該是腰椎神經壓迫造成的
X光顯示脊椎無明顯滑脫或不穩定

核磁共振顯示多節的腰椎椎管狹窄 (Lumbar spinal stenosis)

由於他覺得吃止痛藥效果不好, 我建議可以先嘗試脊椎神經疼痛阻斷術, 若效果不好再考慮進一步手術治療。

於是先安排了一個脊椎硬脊膜外注射神經疼痛阻斷術

治療後他覺得症狀有緩解了

兩個月後陳先生又來到門診, 主要是症狀又復發了

這兩個月的期間的確有明顯改善,但最近似乎工作比較勞累, 所以臀部及大腿痠麻的症狀變得比較嚴重,有時候晚上會睡不著覺

我問他那接下來想接受什麼樣的治療

陳先生問了我一句:「醫師, 如果接受手術後我還能工作嗎? 我是靠這個工作養活自己的, 有醫師要我開刀,但我很怕手術後不能繼續工作。

病患能不能工作這個問題其實並不常在我們治療時會特別去思考

因為醫師常常覺得治療後大部分都能改善, "應該" 自然能夠回去工作

但當一個勞工朋友認真的問你這個問題的時候, 你得好好思考你治療方式是否能夠解決他的問題?

他平常做的工作就是需要爬上爬下以及彎腰搬重物

所以保留脊椎的活動度是很重要的


經過詳細的討論後,陳先生決定接受手術解決他的脊椎神經壓迫的情形

這個病患的脊柱特點就是 1.肌肉很發達強壯  2. 骨骼結構很好,沒有不穩定的情形

於是我們幫他做多節段的椎板切除,但椎板切除的寬度以完全不破壞到兩側的脊椎關節穩定為原則

我相信以病患本身肌肉結實與骨骼本身的強度,可以繼續維持脊椎的穩定度,而不需要任何的外來裝置物或鋼釘固定
腰椎椎板切除手術,盡量保留兩側脊椎小關節,不破壞穩定度

手術後陳先生的症狀改善了, 

令人驚訝的是, 他大約兩個月就又回到原本的工作了

最近回診時已經是術後第三年了, 我問他狀況都還好嗎?

他笑了笑說都還順利,也還在工地上班
手術三年後的狀況,可以彎腰,可以後仰,可以持續工作

聽陳先生這麼說, 我也放心了, 至少追蹤到目前的脊椎狀況都還不錯

當然三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手術技術又更進步,更微創了


但每個病人的狀況都不同, 如何針對各別病患的需求與本身條件給予最適合的治療, 是我們醫

者需要常常謹記在心的 。

參考: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昂貴的手術就一定好?(二)

76 歲的王伯伯 (化名)被兒子推著輪椅來到門診, 表情看起來非常憂愁...

王伯伯的兒子說父親兩個月前於別處接受過所謂脊椎微創手術;但目前的症狀卻比開刀前還要嚴重,只能站或坐十分鐘就需要躺下, 雙下肢更是痠麻痛無力,疼痛感沿著下背延伸到兩側小腿後方,比手術前更嚴重。

聽王伯伯說完他的症狀,我先安排他做腰椎X光檢查。

X光可見在第三四腰椎及第四五腰椎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脊突間支撐器
 
X光可見第三腰椎至第一薦椎有非常明顯的椎間盤退化及空洞化,合併第五腰椎第一薦椎的滑脫(spondylolisthesis),而此脊椎滑脫在後來安排的電腦斷層中確定是椎弓解離滑脫(spondylolytic spondylolisthesis)。

從X光可以見到腰椎第三四節及第四五節後側裝置了所謂的腰椎脊突間支架 (interspinal process device)

因為王伯伯的腰椎滑脫狀況術後依舊,且在X光側面照上可以看到穩定度不佳的情形;從解剖上來說,出現在解離滑脫(spondylolytic spondylolisthesis)的位置常常會引起明顯的神經壓迫症狀;而病人所置放的第三四,第四五腰椎脊突間彈性支架在這種狀況下似乎未能有效解決椎間盤退化或滑脫導致的下背疼痛症狀。
電腦斷層可見有三節的椎間盤退化嚴重及空洞化,第五腰椎第一薦椎部位解離滑脫(spondyolytic spondylolisthesis)

脊突間支架放置在腰椎第四五節,似乎導致下方的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的壓力增加, 如此可能加重原本椎弓斷裂處椎孔(neural foramen) 狹窄對神經根的壓迫。也就是第五腰椎第一薦椎解離滑脫是目前造成背痛及神經壓迫最明顯的病灶位置,同時腰椎第三四節,第四五節因為椎間盤退化及空洞化的問題,仍然可能是下背疼痛的來源之一

大致了解王伯伯目前的症狀表現及各種影像學檢查結果的發現, 經過討論後,王伯伯及家屬決定再次接受手術;此次手術的目的就是要得到好的脊椎穩定度(緩解背痛) 以及處理神經壓迫情形 (緩解神經疼痛)

我們將非常明顯的椎間盤退化塌陷的第三腰椎至第一薦椎融合固定手術(spinal fusion ), 同時在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位置做確實的神經減壓, 另外在第四五腰椎及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之間放置的椎體間融合器幫助支撐脊椎穩定及幫助融合 ;手術的同時盡可能保留脊突 (Spinal process)結構,減少不必要的破壞, 這也是微創手術的精神。

第三腰椎至第一薦椎椎間盤退化及空洞化,後側支架使用及在第四五腰椎,第五腰椎第一薦椎使用椎體間融合器


手術後王伯伯的下背疼痛及雙下肢疼痛立即得到改善與緩解,並順利於手術後第四天出院;出院時已經可以下床走路了。術後囑咐王伯伯下肢的力量要經過訓練才會逐漸復原,要穿背架保護;目前既然疼痛緩解了,便可已開始訓練下肢肌肉力量。

在後續的門診追蹤,王伯伯的狀況及各種活動逐漸進步,人看起來開朗不少。

*從此病例我們可以學到, 所謂新的治療技術或醫療器材,往往十分昂貴,但治療的效果持久性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證實,也許過了幾年又有新的概念與醫療器材產生。

脊椎外科醫師應該熟悉各種不同的手術技術,了解其中的限制長處, 才能針對每個病患給予最適合的處置,達到安全有效與持久的治療效果。

參考: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巨大的頸椎椎間盤突出 ---理學檢查的重要

        這個67歲的男性林先生 (化名), 三個月前在外院剛接受過左手手肘的尺神經 (Ulnar nerve) 及正中神經(Midian nerve)減壓手術。

         林先生覺得這次手術後症狀依舊沒有改善。會接受手術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左上肢及左手疼痛,麻已經好幾個月了,同時還包括手指較無力情形。

         他手術前接受了神經傳導檢查(NCV), 檢查報告顯示雙側尺神經及正中神經傳導有比較慢的情形。

         我看著他帶來的外院X光片, 頸椎有明顯第四至第六節退化情形, 於是問到:「前面的醫師有沒有提到頸椎的問題?」林先生回答:「醫師有說頸椎有退化,但神經傳導檢查顯示是尺神經及正中神經壓迫,因此建議做尺神經及正中神經減壓手術,但手術後症狀沒有改善 ,醫師也說很奇怪」

         在診間時發現病患走路的時候有些許的步態不穩, 我問問他自己有沒有發現?

         此時他才說右大腿比較無力,原本以為是關節的問題,

         我們幫他做頸椎理學檢查,檢查顯示有明顯的Hoffmann's sign (+) , 下肢肌腱反射增強, 及Babinski sign (+). 

         因為理學檢查結果懷疑有頸椎脊髓病變(cervical myelopahty)的情形,強烈建議進一步頸椎核磁共振 (MRI)檢查。檢查發現, 林先生的第三四頸椎有一個非常巨大的椎間盤突出(HIVD)導致脊髓嚴重壓迫,另外從第三四頸椎至第七頸椎第一胸椎都有椎間盤較突出的情形,也可能是造成神經根壓迫症狀。
第三四頸椎巨大椎間盤突出,同時第四五頸椎至第一胸椎都有椎間盤退化情形
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脊髓嚴重壓迫

         那我們了解了病患的病灶(Cervical myeloradiculopathy)之後, 下一步該如何處理?

         要如何安全的移除巨大椎間盤突出? 要如何緩解神經根壓迫症狀?

         病患頸椎的病灶橫跨多節段, 什麼樣的手術風險較低?又要能達到手術解除病灶的效果?

         經過詳細解釋與討論,林先生同意接受手術

         而我們幫他施行的手術則是先做後側第三至第六頸椎椎板成形術 (laminoplasty), 以及第七頸椎第一胸椎左側半椎板切除術(hemilaminectony),然後再施行前側第三四頸椎椎間盤切除手術及椎體融合手術 (ACDF)。
後側椎板成形術加上前側使用鉭金屬做椎體間融合手術,可以見到椎間盤突出已順利移除

        這手術是在一次的麻醉下完成,病人順利於手術後第五天出院。

         回診的時候,林先生說很明顯感覺到右下肢的力量恢復,抬腳可以抬得比較高,至於上肢麻痺的情形,有輕微緩解;我囑咐他頸圈持續保護,後續門診追蹤。


          從林先生的病例, 也讓我們知道理學檢查的重要, 任何現代科技的檢查都不能取代理學檢查,若只是根據檢查報告施行手術, 可能會有隱藏的嚴重病灶沒有被發現。

參考:

2017年1月20日 星期五

昂貴的手術就一定好? (一)

60歲的許先生 (化名) 來到我的門診, 拿著拐杖,走路一跛一跛的, 帶了一疊外院的光碟, 開口就說:「鄞醫師你要幫幫我, 已經三年了,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先把光碟掃入我們醫院的影像系統,聽他娓娓道來。

原來許先生三年前曾經因為手麻腳麻無力在外院接受過頸椎手術, 但手術過程似乎不是很順利, 手術後仍然有四肢麻痺無力及疼痛的情形, 他覺得一點改善也沒有,反而加重了病情。


術前的MRI,發現頸椎多節壓迫,且壓迫的病灶似乎有連續性

術後病人脊椎裝置了三節的人工椎間盤
我看了看術後X光片,心想這可不簡單,病人想必有一定的財力才會安裝昂貴的人工椎間盤,而且還裝了三個。那為什麼會症狀沒有改善呢?

許先生看我似乎有疑惑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很直接地說:「鄞醫師,不瞞您說, 我本身就是一位醫師, 這次手術也是經由同學介紹去找某醫院的名醫開的,光人工椎間盤的費用就花了超過70萬,費用對我是小問題, 但我覺得手術後反而更嚴重, 糟糕的是後來醫師說目前很難再處理;這三年我遍訪北中南的名醫,也託人介紹, 但其他醫師看到我的狀況以及X光,都不太願意接手,這簡直宣判我沒救了;我還沒發病的時候可是運動健將, 你看到我現在還能走路,其實是靠意志力硬練復健來的......」

聽病人這樣說, 我直覺這肯定是個很棘手的case.
           
           而我關心兩件事:
                 1.為什麼病患的症狀無法改善, 問題到底在哪裡? 能夠開這樣刀的人,技術肯定不差.
                 2.我們真的能夠幫他解決問題嗎?

          

理學檢查發現病患仍殘留有頸椎脊髓病變的情形,另外病患同時抱怨下背疼痛及右臀合併大腿酸痛。

再回顧術後的頸椎核磁共振(MRI)以及胸腰椎核磁共振(MRI),發現頸椎似乎仍有壓迫的情形,但因為人工椎間盤會導致影像被干擾,所以看不清楚;而腰椎第三四五節有明顯椎管狹窄的情形。
術後頸椎仍有壓迫情形

腰椎椎管狹窄
經過評估之後先幫病人安排了頸椎電腦斷層 (CT),證實了心中的懷疑,這病人本身是一個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OPLL)導致脊髓壓迫的病例。

電腦斷層可以明顯見到頸椎後縱韌帶鈣化殘留
頸椎後縱韌帶骨化 Ossification of posteior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 常常漸進式造成頸椎脊髓的壓迫病變,好發於亞洲人,尤其日本人有許多病例報告由於後縱韌帶骨化常常是連續性的, 不只椎間盤包括椎體後側也會有骨化壓迫的情形; 大部分的手術建議從後側路徑處理,前側較為複雜且容易產生併發症

        所以,人工椎間盤是否適合這個病人呢?

另外病患同時也有腰椎椎管狹窄的問題,也因此會影響到他的下肢神經症狀和肌力,我們臨床上已經見過大量的病例同時有頸椎及腰椎的問題 。
       
      
後來和病患及家屬經過幾次討論評估,確認診斷,以及考慮手術的效果預後,經過充分的溝通後決定幫病人同時施行頸椎及腰椎的手術。

手術方式是頸椎後側椎板成形手術 (laminoplasty),腰椎神經減壓及融合固定手術 (laminectony and fusion)

     
頸椎椎板成形手術 (laminoplasty)

腰椎減壓及融合固定手術,使用鉭金屬(tantalum)椎體間融合器
手術後第一天,這位許醫師跟我說:「鄞醫師,非常謝謝你,這兩三年來我第一次可以平躺睡覺,以前
平躺時都覺得胸口好像無法吸到空氣,因此只能側躺睡;昨晚術後平躺時覺得呼吸有改善,呼吸所需要的肌肉比較能夠出力了。」

許醫師出院時雙手麻痹的程度已經改善一半了,回門診時都有逐漸進步;目前術後約半年,他自述已經可以公園走路兩個小時,已經可以爬小山運動了。

       從這個病例,也讓我學到幾件事情:

1.從前聽過的VIP病人反而容易在醫療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傳言又再度浮現腦中。 由於病人身分特殊, 有時候醫療行為及照護上會出現和普通病人不一樣的方式,不管是病患自己要求或者是醫師想要給予特別的照顧,此時不確定性反而增高,結果是好或壞就很難說了。這也告誡自己,以後成為病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出現這種VIP徵候群...

2.再有經驗的外科醫師難免都會有手術結果不如意的時候,而我們面對前人處理不是那麼理想的case,有時候就事論事,基於解決病人問題的立場,反而事情會較單純;像這個病人,可能原來手術的醫師是某位大教授,導致後來的醫師即使知道問題所在也不願意動手處理,不管是同行相忌,怕觸犯前人或者怕沒有十足把握處理好等等原因,這都是人之常理,但病人可能就多受苦好多年。由於我不認識原本的醫師,當下只想說自己是否可以順利處理好,盡量不去考慮前面是誰開的;有些太嚴重的案例真的處理不來的病人,也只好愛莫能助了。

3. 開刀真的不是越昂貴的醫材就越好,真正有價值的是正確的診斷,合理的治療策略以及純熟的手術技術。雖然在現在這個時代,手術技術與治療策略相對於高貴的醫材似乎不怎麼值錢,但這才是真正能夠達到手術目的,成功治療病人的核心

參考:
一位腰椎椎間盤突出的醫師